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公司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开展主题教育,紧密围绕年度工作要求履职尽责,生产经营稳健运转,科学技术研发有序推进,治理水平逐步提升,顺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及全体股东关心支持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公司稳健发展。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501.16万元。其中: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环境公司”)全年实现收入65547.72万元,管材业务全年实现收入9953.44万元。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04.80万元,每股盈利0.27元,期末资产负债率45.97%,整体财务情况保持稳健。
2023年,公司各事业部克服困难,努力市场开拓,加强各项目执行跟踪,保证全年业绩稳定。
环保工程事业部在市场需求乏力、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加强项目跟踪、提高参与项目投标频次,以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突出的业务能力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全年项目中标率明显提高,中标总金额实现新突破。其中,污水处理类业务、自来水工程类业务新签合同同比上年均实现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制冷空调事业部从始至终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一是稳固传统试验装置市场,全年各类试验装置销售实现新突破;二是发力特种冷却系统市场,攻克工艺冷却水系统恒温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制冷技术在科学基础设施的推广应用;三是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多个试验装置项目实现了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控制,并部署了数据可视化软件,进一步提升用户工作效率。
过滤与分离机械事业部重视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新建项目和技术升级改造的机会,积极开展核心产品高效离心萃取机、翻袋式自动卸料离心机、过滤洗涤干燥一体机等产品的推广应用,以过硬的技术实力真诚地服务于新老用户。
流体机械事业部密封专业在全力拓展传统密封业务的同时,大力开展试验装置的研发、密封辅助系统的供货、以及石化用煤气炉敲击器的换装等工作。喷射与泵专业不断巩固成套装备研制业务,在台湾市场成功推广大流量、高含固率、强腐蚀工况的多功能一体化储罐清洗装备;同时也开发了船舶油舱移动式切割破拆装备、超高压泵缸体压力脉动试验装置等新装备,以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阀门与石油装备事业部在特种阀门业务方面持续开发新客户,保持稳定发展。一是特种阀产品在超高压、尼龙化工、减温减压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相关这类的产品完成国产化研制并成功投入市场;二是试验装置产品板块持续发力,对“阀门流量流阻试验装置”等产品不断加大推广力度。三是石油装备业务方面,坚持深耕海洋石油方向,有关技术成果均得到了成功应用,同时“EPS作业船工艺集成控制应用研究”等新成果也成功投入市场。
科普装备事业部先后中标科普大篷车车载资源采购、流动科技馆展览批量制作、流动科技馆标准箱体批量制作、流动馆创新主题展览模块研制等项目,继续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发展。同时还承接和实施了安徽省科技馆新馆、合肥市科技馆新馆等国内多家科技馆的展览制作及服务项目,在经营工作稳步增长的同时,积极探索我国科普装备行业标准化研究及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下沉式应用,不断开发新型展览和创新科学教育设备,努力开拓科普装备产业新领域。
压缩机事业部在系列非标试验装置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重点拓展轨道交通制动用无油压缩机应用场景,并顺利完成45MPa隔膜式氢压机研发工作。
管材事业部全年管材产品的总产量为7396吨,全年销售9953.44万元较2022年有明显增长,但管材业务仍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2023年,公司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强新技术储备和新产品研制,为业务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确保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2023年,环境公司负责和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在获批的项目中,制冷空调事业部参与申报并获批的国机集团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评估方法与全工况优化技术探讨研究”,将开展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评估方法与全工况设计运行优化技术探讨研究,解决因效率评估无依据、系统模块设计与运行调控的优化路径不明确造成的严重制约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产业化应用的难题;过滤与分离机械事业部参与申报并获批的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高浓有机及稀贵金属废水资源化关键提取装备的研制及示范应用”,进一步拓展该领域装备应用场景范围;流体机械事业部喷射专业参与申报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超高压供料泵高可靠性设计制造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参与超高压聚乙烯装置催化剂供料泵的研发工作,为石化装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应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流体机械事业部密封专业申报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可控表面完整性的强韧与光整复合改性机械密封制造工艺链”课题,提出硬质合金镶装密封环高精度形面操控方法,研究复合改性硬质合金密封与配套工艺链的表面完整性传递规律,满足机械密封的高压、低泄漏、长寿命等极端性能要求,为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形性精准控制的品质性制造提供装备及工艺技术基础。
在科研项目执行方面,2023年,各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压缩机事业部负责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0MPa氢气隔膜压缩机开发”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压缩机事业部参与承担的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复杂工况下轨道交通用无油压缩机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通过了结题验收。过滤与分离机械事业部参与承担的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高能含能材料硝化精制用煮洗、转晶、过滤多功能一体化装备”通过了结题验收;制冷空调事业部参与承担的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绿色工质压缩机检测装备精准测控与用能计量评价技术探讨研究”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系统绿色设计评价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均通过了结题验收。
在科技成果方面,2023年,公司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其中,制冷空调事业部的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带热回收功能的冷水机组测试装置”获安徽省专利奖优秀奖、流体机械事业部的发明专利“一种深海破拆装置”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专利奖三等奖。
2023年,公司总计取得授权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负责和参与完成编制并已发布的标准25项,其中国家标准10项、国军标1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5项。
2023年,公司持续提升工作、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并将其贯穿于公司业务各个阶段,以强化质量意识并推动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的全面提升。一是坚持公司战略和质量政策,通过专业和创新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二是持续开展自我改进和完善,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性能提升;三是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并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和监测力度,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方面出发实施节能、降耗和减污措施,促进环境行为持续优化和企业的可持续安全发展;四是在日常操作中将质量管理遍及设计、制造、采购、调试、检验和服务等全流程,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应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过程效率,不断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五是通过加强采购和标准化工作,有效防范质量安全事故和风险,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六是通过实施“质量月”、“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和“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情况检查”等活动,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整体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为公司的稳定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企业内部管理运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执行。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法务合规审查等监督职能,做好业务合同审查、对外付款的监督和项目后评价等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持续强化合同评审和风险评估,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针对关键产品做到保持2家以上供应商,使供应商之间形成竞争,大大降低成本。公司格外的重视“两金”管控工作,通过强化存货及物流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强对于项目现场存货的分析和控制,年末存货原值较年初下降1662.43万元。持续加强应收款的催收工作,明确责任、落实主体、加大催收频次和力度,积极组织项目的验收款、质保款回收等工作,注意往来材料收集和证据管理,及时对欠款客户发函对账或律师函催收,及时通过法律手段助力应收账款催收,同时也加强对于客户信用状况的跟踪,充分维护公司利益。以上风险管控措施效果明显,全年未出现大的应收款风险事件。
2023年,公司深入学习“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持续坚持“落实安全责任、当好第一责任人”和“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事故预防”的管理原则,重点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了有效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认真履行上级主管单位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一是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覆盖所有生产经营和建设活动全过程;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安全生产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安全管理、消防应急救援等多次培训,促进员工热情参加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三是强化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和不定时进行安全检查,识别新的危险源,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监管,防止事故发生。公司通过持续提升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力度,实现了安全发展,确保了公司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消防和环保无问题。
2023年公司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中心深层次地融合,夯实党建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切实担负起国有企业“六种力量”的政治责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公司持续完善党委会“第一议题”和中心组“首要议题”的运行机制,完善党员干部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的工作机制,形成及时学习贯彻、推动落实落地、定期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
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按照第二批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认真组织并且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读书班、调查研究、主题党日等各项工作。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慈善一日捐”、党员先锋岗、环境整改治理等活动,加强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的融合,充分的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治监督,使“两个维护”更好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抓分管领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报告期内,企业主要从事流体机械相关业务和塑料管材业务,主要包括流体机械相关的产品研发及制造、技术服务与咨询、工程设计及成套等业务和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流体机械行业,涵盖了泵、风机、压缩机、阀门、密封、分离机械、制冷设备、喷射设备、环保工程、科技展品等业务门类,具有通用性强、用途广泛的特点,是很多工艺流程中的“心脏装备”。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为了适应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流体机械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包括高效节能产品的开发、智能化流体机械的研制,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这些进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也增强了我国流体机械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流体机械行业逐步从生产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型,稳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同时,我国政府也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等方式,帮助企业努力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尽管我国流体机械行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以及环保要求提高等。这些问题需要行业持续创新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料管材行业是塑料制品行业的细分领域,其发展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及其它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领域息息相关,因此其发展也受国内外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及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塑料管道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我国塑料管材行业在经历了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已经成为一个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目前塑料管材行业已经形成了聚氯乙烯(PVC)管、聚乙烯(PE)管、三型聚丙烯管(PP-R管)为主的产品格局,广泛应用于市政、燃气、农业、建筑等领域。我国塑料管材产业布局广泛,东部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成为主要的生产基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西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塑料管材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行业内企业众多,既有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市场竞争激烈。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是做流体机械相关业务和塑料管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流体机械相关的产品研制及制造、技术服务与咨询、工程设计及成套等业务和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公司流体机械相关业务主要包括环保设备及工程成套、制冷相关试验装置、过滤分离机械成套一体化装备、特种阀门及阀门试验装置、智能化海洋钻井岸基支持泥浆站、特种泵、机械密封及试验装置、特种风机及压缩机等非标流体机械设备、科技展陈装备等的研发、设计、生产、贸易、工程承包等业务。流体机械相关业务以“以销定产”的运作模式为主,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订单和客户需求来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以及产能调配,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公司的市场敏感度和盈利能力。公司流体机械相关业务聚焦于国家重要战略、行业和市场需求,致力于高端、绿色和智能制造领域,依托自身较强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多专业综合优势,总体上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公司塑料管材业务主要包括塑料管材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公司塑料管材产品主要销售模式是:渠道销售和直销两种。塑料管材以卫生、节能、环保、低耗、耐用等优越的性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
环境公司以传统科研院所的优秀研发基因为底蕴建立根基,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机集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为土壤搭建平台,以“科技领军人物+技术团队”的创新团队组织模式为养料积蓄能量,以聚焦于国家重要战略、致力于高端、绿色和智能制造领域发展为己任锚定方向,形成了以优秀人才为核心、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优质科研生态环境,推进公司科技研发能力可持续化提升,孕育出具有国机通用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环境公司拥有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占比为32%、博士占比为3%、硕士占比为34%。高端人才领军,优秀人才聚集,一方面在流体机械行业内不同细致划分领域开花结果,使得国机通用流体机械产品成套装备系统解决方案相较行业竞争对手有着多专业综合性的优势,并依托多年来累的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工程经验,确立了在行业发展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人才团队在公司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围绕环保、制冷、石化、新能源等各行业对高端流体机械产品及成套装置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授权发明专利项。相关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为用户提供科技附加值高的成套装备及工程技术服务,在保障了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拓展细分领域市场、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属性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501.16万元。其中: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环境公司”)全年实现收入65547.72万元,管材业务全年实现收入9953.44万元。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04.80万元,每股收益0.27元,期末资产负债率45.97%,整体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流体机械行业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大、门类全的产业。当前我国流体机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流体机械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促使我国流体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流体机械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二是产品结构升级。我国流体机械行业正从生产低端、标准化产品向高端、专业化和定制化产品转变。行业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以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流体机械企业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四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我国流体机械行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依托于地区的资源、技术、人才和政策优势,促进了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市场竞争。
虽然我国流体机械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部分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环保和能效标准日益严格等问题。
当前我国塑料管材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格局,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但整体上仍呈现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分散状态。环保法规的趋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推动了塑料管材行业向高质量、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流体机械行业体系。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流体机械行业将以促进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流体机械行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快推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流体机械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流体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一是行业规模稳健增长。流体机械既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许多工艺流程中的心脏装备,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下,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从中低端化产品向高端化产品不断演进,行业市场稳步增长。
二是行业智能化发展。智能制造已经在机械各领域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加速了传统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正在从单一化自动化向复合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我国流体机械产业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逐渐开发出具有自诊断、自适应和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流体机械产品。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从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朝着智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行业服务化转型。面对全球化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流体机械行业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价值,由产品制造向高端环节服务化转型,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以提供附加服务的差异化竞争方式来创造市场价值。
四是行业向绿色制造模式转变。为响应全球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流体机械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环保性能,持续推进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生产更环保的流体机械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法规的需求。推进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强化资源利用、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化、减量化、生态化的理念。
目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正逐步向标准化、品质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推进。但是面临着内需减少、竞争加剧等方面挑战。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绿色建筑的推广,生态环保型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塑料管材行业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材料和生产工艺转型。
2024年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通过着力提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价值创造四大能力,抓好经营平稳增长、业务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公司将继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国机集团工作会议的号召,坚定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围绕“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坚持“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努力推进国机通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公司保持运行稳定,克服内外部不利影响,实现合并销售收入不低于7亿元,净利润不低于3600万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公司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公司将遵循稳健发展策略,致力于在传统装备制造和工程服务领域持续维护现有市场份额,努力开拓新领域。同时加大对高端流体机械装备的研发力度及成果转化,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服务市场的应用场景。
一是继续努力在污水处理、城市供水、城市综合管廊领域提高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在建重点项目实施和资金回款工作,同时为进军污泥处理、煤改电项目市场做好经验和技术储备。
二是保持制冷空调测试装置、机泵阀密封性能试验装置等实验室设备成套业务稳健发展,重点围绕大科学装置环境模拟与保障系统寻求新突破,探索研发合肥先进光源等大型科学装置的关键保障系统,为主营业务发展打开新局面。增强与新老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主动收集客户的意见和需求,利用掌握的最新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信息,引导新老客户在试验装置领域的全新需求,开拓新市场。
三是持续推进流体装备制造业务发展。加强高压清洗装备和超高压切割装备在船舶、石化、石油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依托现有科研项目,继续围绕石油化工领域及新能源领域开展进口泵国产化研制,加快催化剂供料泵、甲胺泵和太阳能熔盐泵等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高端压缩机、风机,以及关键基础密封件的研发力度。
四是持续加强分离机械和科普装备细分市场的推广力度。继续开辟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新市场,加大新型过滤与分离设备、萃取法资源提取、工艺废水处理、矿山冶金废水废料稀贵金属回收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及成套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主题式科普展览以及创新科学教育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力度,增加产品技术储备,增强市场之间的竞争力,并加大固定科技馆、流动科技馆、车载展品等主要产品的推广应用,拓展科普装备应用场景。
五是继续拓展阀门相关和石油装备市场。加大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粉煤控制阀、孔板控制闸阀、多级节流控制阀等特种阀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大“阀门流量流阻试验装置”、“阀门可靠性试验装置”、“超低温阀门试验设备模组”、“低温内冷循环测试系统”等高端阀门试验装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及进一步扩大油气管道阀门及低温阀门技术服务业务。持续加强海洋钻井岸基支持泥浆站系统送设备、自动无尘多相物料输送装置、撬装压力检测装置等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公司继续坚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新技术储备和新产品研制,在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保持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于国家重要战略、行业和市场需求以及控股股东的发展蓝图,致力于高端、绿色和智能制造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上级管理机构的科研项目支持,为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前瞻性布局。
二是着力强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机集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管理和验收流程,通过优化运行管理策略和完善验收机制,确保这些科研项目不仅能够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有序推进,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研发成果和创新目标,从而保障公司科技研发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三是结合专业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单级全塑型离心萃取机以及单台多级离心萃取机的系列化工作,努力开拓和培育新的市场,增加新的利润点;继续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科研与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探索运营模式创新,利用独有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等方面来争取更多成套项目;深度推动先进制冷技术和特殊环境机电成套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配套的创新应用,强化水和空气循环多参数耦合高效控制、高精度恒温调控、相变蓄冷/非相变蓄冷等核心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实现从人居舒适性环境向复杂环境拓展的环境模拟技术重大突破。
四是认真凝练和总结科技成果。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研发体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科技成果进行专利申请和版权登记,保护创新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和团队投身于科技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探索与不同行业、领域的合作机会,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拓宽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
2024年,公司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评估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科学规划各专业的发展路径,做好资源整合,促进各专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协同运作。进一步以提供流体机械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发挥好流体机械板块的专业多、配套强的优势,形成以研发设计带动设备研制、装备成套带动工程总包、工程实施带动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局面,促进流体机械板块业务的持续发展。鼓励业务部门积极转型,以先进带动后进,不断拓展视野,提升思路与方法,增强业务部门主动作为能力。
2024年,公司将持续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简化管理层级、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资源能够高效配置到关键的业务领域,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实现降本增效有序推进;持续加强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加强财务管理,持续推进高效的财务报告系统建设、进行精准的财务规划和分析、优化资本结构、控制成本和风险,提升财务透明度和稳健性,增强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通过合理的激励和评价体系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建设高效能的团队、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是专业发展不平衡,协同配套仍需提高。各专业对公司的收益和利润贡献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暴露出专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同时,专业之间因市场细分、技术方向以及专业资质等因素的差异,在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还有待加强,亟需提高跨专业的协同和配合能力。
二是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和需求空间饱和的风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求将趋于饱和,将对部分专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未来需紧跟国家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带来的相应机遇,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大型固定科技馆建设基本完成,科技馆建设向中小型科技馆分散发展,相关市场增长不大,行业形势较为严峻。
三是我国塑料管材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风险和挑战。首先,塑料管材生产所用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产品,其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其次,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开拓力度依然不足,销售区域业务发展不平衡,销量波动较大。
为降低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强专业间协同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谋求新的突破,寻求新机遇,持续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抓好降本增效工作。